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时代的计算机前沿技术》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智能时代的计算机前沿技术》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19年3月30日上午9点,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A101会议室举办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信息存储与光显示功能实验室暨信息存储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9年“智能时代的计算机前沿时代”学术论坛,论坛由冯丹教授主持,邀请了西北工业大学周兴社教授、江南计算所谢向辉研究员、东南大学罗军舟教授和湖南大学李肯立教授作了精彩的报告。

周兴社教授介绍了软件定义(software defined, SD)的概念起源及其发展和SDX的几个实例。接下来,周兴社教授分享了软件定义特性与技术挑战,揭示了软件定义技术的本质,提出了软件定义的技术挑战。随后,契合目前流行的“智能”,周兴社教授介绍了软件定义智能装备。在分享软件定义技术之后,周教授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在软件定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包括基于ROS的多工业机器人平台、面向自主运动体的CPS一体化建模与分析、嵌入式多态实时计算模型等。

谢向辉研究员介绍了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情况,以及三项原创性成果,包括众核处理器架构、HPC系统结构和智能计算系统。在报告中还播放了一段使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唐山大地震中地震波的传播的视频,效果令人震撼。谢向辉研究员认为超级计算系统仍然是制高点,预计2020年进入E级(百亿亿次每秒运算)计算时代。对于后E级计算,谢向辉研究员总结了他对后E级计算能力的思考、需求分析以及处理器架构设计三个目标,包括性能提高、资源利用、应用适应。

罗军舟教授介绍了工业互联网的定义,工业互联网通过信息网络使得原本离散的海量工业数据实现流通,主要涵盖数据的感知采集(感)、联网传输(联)和处理分析(知)三大环节。感,即智能地感知和采集生产相关数据;联,即在泛在网络上进行实时安全地传输;知,即快速处理和分析工业大数据。罗军舟教授还介绍了工业互联网新型体系结构BASIC,全面考虑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实体,加强实体之间的互联互通,跨层协同工作,从而满足智能化柔性生产需求。

李肯立教授介绍了大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平台的主流工具,指出现有的大数据处理与机器学习平台无法满足现实环境下大数据应用的需求。然后分析了两个应用的特点及需求,提出两种解决方案思路:用分布式异构并行编程模型进行大规模数据处理和用大数据内存计算平台支持GPU加速和深度学习平台。对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李教授提出了两个优化方向:粗+细混合的集群异构资源分配策略和异构体系结构中的高能量与低延时的平衡优化。

在场的老师和学生对报告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场提问不断,跟专家的互动热烈。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学术论坛接触到了不少计算机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希望今后能够有机会听到更多像这样精彩的报告。

注:本文为原创,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文章

Share